•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 18005425578
中医师承专长考试网
联系我们

中医师承专长考试网

咨询热线:18005425578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

中医师承:实践经验的传承与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6-30 11:45:44点击:32次
导语: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医学,强调实践经验的传承与学徒制度的重要性。本文将探讨中医师承的意义,以及为何师承是成为一名真正合格中医的关键。


中医学子毕业后不具备开方治病的能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真正的师承。中医注重实践性,涵盖多个门派和丰富的经验。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真正学会看病,必须找到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师承,通过老师的亲自指导,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

中医的理论可以说是头头是道,但未必具备可靠的疗效。缺乏师承的学生仅凭个人验证无法充分应对疑难疾病或重症,往往感到无助并且不得不从头开始摸索。然而,若能拥有师承,老师们的可靠经验将为学生提供支持,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性。

例如,最近我接诊了一个活动即喘的患者,即便走路也会严重喘气。根据某名老中医的思路和处方经验进行了初诊,但患者复诊时反馈疗效不明显。我在仔细摸脉并前后对比后陷入沉思。

突然想起我跟随某位老中医抄方时,老师曾提到这种情况需要加某种药物,就像给文章点睛之笔一样。因此,在初诊方案的基础上添加了这种药物。患者再次复诊时称活动即喘症状明显好转,只有上楼梯时略有感觉。

我师承过许多老师,包括民间无证中医、乡镇卫生院退休老中医、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医院知名中医专家和早我毕业的师兄。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些脾气好、乐于传授经验的老师,对此我感恩不已。

中医行当中,几乎没有无师自通的人,只是这个“老师”的形态各不相同。深入研究中医、深入阅读中医书籍时,书籍就是我们的老师。在调理病人时,通过体会用药前后脉象的变化,病人也是我们的老师。运用中医思维分析疾病时,大自然成为我们的老师。通过同行的分享与交流,无论是经验还是行医感想,同行也是我们的老师。当面对某种疾病的挑战时,通过思考和尝试,疾病也成为我们的老师。当面对无效病例时,我们更努力地奋斗,这时无效病例也是我们的老师。

因此,中医最忌讳自诩为师、时刻保持学生的心态,虚心学习他人经验,避免争强好胜、背后议论曾经跟诊过的老师,消除门户之见,保持包容心态,专注于疗效。这是我们的基本素养,坚持下去,相信必能有所成就!

结语:

中医师承是中医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真正的师承,中医学子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宝贵的指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理论,提高调理疾病的能力。在中医的道路上,师承是通往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中医的关键之一,也是传承中医智慧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