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 18005425578
中医师承专长考试网
联系我们

中医师承专长考试网

咨询热线:18005425578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师承文化

中医文化“大咖”谈 | 北京“老炮”张艺谋:对中医应长存敬畏之心

发布时间:2018-08-17 15:23:35点击:1429次

新华社近期推出“中医文化‘大咖’谈”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集中播发一批文字、图片、音视频和网络及新媒体稿件,分别从“中医.唤醒”“中医.健”“中医.艺”“中医.传承”四大方向,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助推中医药现代化,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本期推送的是“中医.艺”↓

来,先读读辛弃疾的大作《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遍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这里面藏有十几种中药,你能挑出几个?

来,再看看张艺谋、陈宝国、冯远征……这些文艺“大咖”和中医药的那些事儿,你究竟知道多少?

中医药和文艺,是一对名副其实的“玩伴”。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你知道“他俩”都擦出过哪些火花?在文艺“大咖”光鲜亮丽的背后,又和中医药“激情燃烧”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情愫”?

“化学反应”:文学经典里的中医药

就拿前文里辛弃疾的《定风波》来说,作者用药名本字、谐音字嵌入中药名,浑然一体。比如,商陆(山路)、木香、禹余粮(雨余凉)、石膏、无荑(吾已)、防风、常山、栀子(知子)、紫草(子草)、海藻(海早)、甘松、竹等。

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等专家认为,在科学主义兴起之前,中医药不仅是调理疾病的手段,它还融汇医学、文学、史学、哲学等于一身,“化学反应”形成的中医文艺经典,成为传统文化的血脉。

比如,《红楼梦》提及“冷香丸”“蔷薇硝”“虎狼药”……不胜枚举。有统计显示,这部名著涉及中医病案十余个、病症百余种、中药120余种,涉及内、外、妇、儿等诸多科室。

“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正史未详载这位医生名姓,但在小说家笔下,华佗高超的医术和关羽的豪气跃然纸上,“刮骨疗毒”的故事流芳百世。

“儒而知医”。自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与中医药结下不解之缘。比如,苏东坡不但是文学家、政治家,还是一名精通医理的中医药学家;不但写诗赞咏黄芪、薏仁、石菖蒲、橘皮等多种中药材,还把收集的方剂著成《苏学士方》《圣散子方》,流传后世。

电视剧《老中医》导演毛卫宁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孟菁 摄现代文艺作品对中医药文化的展现和传播更为丰富。从电影《李时珍》到《大明劫》,从电视剧《大宅门》到即将开机的《老中医》,作品中都有不少有关中医药的桥段。

张艺谋蜂毒驱寒,陈宝国汤剂保命

平日里光鲜亮丽的文艺“大咖”,也吃五谷杂粮,疾患在所难免。

导演张艺谋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周宁 摄“我母亲就是医生,很多人找她看病,喝了她开的中草药,身上的斑、疮就好了。”著名导演张艺谋回忆,他甚至还接受过中医蜂疗驱寒,“蜜蜂的毒刺不停地扎患处,效果不错”。

演员冯远征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孟菁 摄同样出生于中医家庭的还有著名演员冯远征。“我爷爷是陕西韩城老家很有名的中医,专长治伤寒。”冯远征说。谈到即将出演的《老中医》,冯远征说:“能扮演中医,也是冥冥之中跟爷爷的一次对话。”

演员陈宝国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孟菁 摄“在当年我幼小的心灵里,中医是‘神奇’的。”著名演员陈宝国说,“我小时候这条命差点留不下来,多亏老中医赵炳南(音)救我一命。”陈宝国告诉记者,他那时吃了300多剂汤药,“都说我从小在药汤子里泡大的。现在呢,有个头疼脑热,吃点儿丸散膏丹,心里就踏实很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程五中用推拿手法为演员左小青做正骨示范在今年播出的冰上真人秀《跨界冰雪王》节目现场,一众演员们亲眼见到中医骨科的神奇:演员左小青骨盆倾斜,在北京中医医院专业医师的手下,一声轻响便复位如初,引发旁观者一片惊叹。

张艺谋:对中医应长存敬畏之心

“当今,全世界都在讨论人与自然,实际上,几千年前的中医,早就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张艺谋说,我们应长存敬畏之心,去深入中医、了解中医。

高满堂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孟菁 摄为写好《老中医》剧本,编剧高满堂已在剧中“孟河医派”的发源地——江苏常州住了几个月,读了30多本医书,还专程请陈宝国、冯远征等演员到“孟河医派”诊所随医出诊、学习脉诊。

“如果让我明天就站在摄影机前表演老中医,那是亵渎,我没自信,也没这权利。”参演该剧的陈宝国说,“突击式”作品,就是“自杀”。未来几个月,他将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对角色的熟悉和把握中去,“有观众说‘只要有你大名,这部戏错不了’,我得担得起这句话”。

“我国自古对医生有更高的伦理要求,医家须有割股之心,悬壶济世、大医精诚。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生命、尊重医生的观念和伦理要求。”苏婧认为,在现实背景下,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借助文艺作品更多地呈现、传播。

“中医是一本人生的大书,无所不包、无所不融。”高满堂深有感触地说:“你读懂了中医,你就读懂了人生。”

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