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应试技巧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试中药知识:《中华本草》棕叶芦
发布时间:2023-05-29 12:39:23点击:35次
《中华本草》中关于棕叶芦的记载如下:
拼音:Zōng Yè Lú
英文名:all-grass of Tigergrass
别名:莽草、棕叶草、扫地草
出处:始载于《种子植物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棕叶芦的根或笋。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sanolaena maxima (Roxb. ) Kuntze. [Agrostis maxim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季到秋季采收,洗净后晾干。
棕叶芦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高度可达1-3米,具有白色的髓部。叶鞘光亮且紧密包裹;叶舌坚硬,平截状,长度为1-2毫米;叶片扁平,宽披针形,基部呈心形,长度可达40厘米,宽度为3-7厘米,光滑或在嫩叶时边缘稍微粗糙,具有细小的横脉纹。花序为圆锥形,长度可达60厘米,每个节上生长1-3个分枝;分枝斜向上生长繁茂,下部裸露,主枝基部长度可达30厘米;小穗长度约为1.5-1.8毫米,基柄长度约为2毫米;颖短小,长度为小穗的1/5-1/4,先端钝,具有1条脉;第2个外稃为两性花,呈卵形,具有短尖头,与第1个外稃长度相等或略长短,具有3条脉,边缘散生柔毛,成熟后毛会脱落;内稃为透明的膜质,较短小;花药为褐色,长度约为1毫米。颖果为长圆形,长度约为0.5毫米。花期和果期在夏季和秋季之间。
棕叶芦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
棕叶芦的化学成分包括叶中的铁、锰、铜、锌、镍、硅、钙、镁、钾等无机元素。
棕叶芦的性味为甘、凉,归经为肺经和胆经。
棕叶芦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截疟、止咳平喘。主要用于治疟疾、烦渴、腹泻、咳嗽喘息等症状。
用法用量:内服可煎汤,每次30-60克。
以上内容摘录自《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