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应试技巧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药知识-活血止痛药:天仙藤
发布时间:2023-06-05 12:52:35点击:32次
天仙藤(学名:Aristolochiae Herba),又称马兜铃藤、青木香藤、都淋藤、长痧藤、香藤,是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的茎叶部分。天仙藤为多年生缠绕或匍匐草本植物,具有香气。根部为圆柱形,外皮呈黄褐色。茎部扭曲,具有棱。叶子互生,形状为三角状心形至阔卵状心形,先端短锐尖或钝,基部心形,具有5至7条基出脉,下面略带灰白色。花朵生于叶腋,每簇生3至10朵,花梗细长,花被紫色,呈斜喇叭状,基部膨大成球状,雄蕊6枚贴生于肉质花柱上,子房下位,花柱6枚愈合成柱体,柱头短。果实为倒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的蒴果,成熟时裂开成6瓣,种子扁平,带翅。天仙藤的花期为7至8月,果期为9月。
天仙藤主要产于中国的浙江、湖北、江苏、陕西、江西、河南等地,生长于路旁、沟边阴湿处及山坡丛林中。
药用天仙藤一般在7至9月采收,采收后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天仙藤的药材形态为细长的圆柱形茎,略带扭曲,直径为1至3毫米,表面呈黄绿色或淡黄褐色,具有纵棱和节,质地脆,容易折断,断面上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维管束。叶子多皱缩,破碎,颜色暗绿或淡黄褐色,基生脉明显,叶柄细长。天仙藤具有清香的气味,味道淡。
天仙藤的性味为温,味苦,归属于肝经、脾经和肾经。
天仙藤具有行气活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属于活血化瘀药中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上,天仙藤常用量为4.5至9克,可以水煎服用,也可以适量外用,煎水洗或捣烂后敷于患处。它常用于调理脘腹刺痛、关节痹痛和妊娠水肿等病症。
药理研究发现,天仙藤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天仙藤中的化学成分包括木兰碱、轮环藤酚碱、马兜铃酸和β-谷固醇等。
需要注意的是,天仙藤含有马兜铃酸,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肾小管坏死、尿道癌等肾脏疾病,因此临床应慎用。儿童、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止使用天仙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仙藤配伍药方:
1. 治疝气作痛:天仙藤30克,用好酒一碗煮至剩半碗后服用。(《孙天仁集效方》)
2. 治风湿性关节炎:天仙藤、威灵仙、海桐皮各9克,水煎服用。(《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3. 调理毒蛇咬伤和痔疮肿痛:鲜天仙藤捣烂,敷于患处。(《东北常用中药手册》)
4. 调理乳腺炎:适量鲜天仙藤,揉软后外敷,每天更换一次。(《江西草药》)
5. 调理赤流丹肿:天仙藤30克,焙干研末,乳香研末3克,每次服用3克,温酒下。(《证治准绳》乳香散)
以上药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