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应试技巧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中药知识-破血消症药:喜树果
发布时间:2023-06-06 17:57:43点击:26次
【中药名】喜树果
【别名】喜果、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水桐树、旱莲、水桐树、野芭蕉。
【英文名】Fructus Camptothecae
【药用部位】珙桐科植物旱莲木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果实。
【植物形态】喜树为落叶大乔木,树皮灰色,枝条有黄乳色皮孔。叶互生,卵状长方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28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广楔形,边缘全缘,有纤毛,上面有疏毛或脱落,下面沿脉有毛,羽脉10——11对,叶柄红色,有疏毛。花单性同株,成球形头状花序,花萼5齿裂,花瓣5,绿色,雄花雄蕊10,不等长,退化子房有时存在,雌蕊子房下位,1室,柱头2——3裂,花盘明显。果序球状,直径约5厘米,瘦果线形或披针形,长约2.5厘米,有翅,亮褐色。花期8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喜树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空气较潮湿处,分布于西南、中南及江苏、浙江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喜树果在秋季待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药材性状】喜树果呈披针形,长2——2.5厘米,宽5——7毫米,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椭圆形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皱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内有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喜树果性寒,味苦、涩,归脾经、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喜树果具有抗癌、散结、破血化瘀的功效,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破血消癥药。
【临床应用】内服:可以将喜树果煎汤,用量为3——9克,也可以研末吞服,或制成针剂、片剂。喜树果主要用于调理各种肿瘤,尤其适用于原发性肝癌,对胃癌、头颈部腺源性皮癌、白血病、膀胱癌等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疗效。此外,喜树果还可以用于调理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
【药理研究】喜树果具有抗肿瘤作用;对成纤维细胞增生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抗早孕作用和抑制疱疹病毒的作用。过去多从喜树的根中提取喜树碱,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果实的疗效更佳且毒性较小,喜树果含有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含量最高,采集方便且不损伤植株,因此目前商业上多采购果实作为提取和分离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的原料。目前多用喜树果的提取物制成酒浸膏注射液和水煎膏片剂进行使用,其疗效与喜树碱纯品相似,但副作用明显低于喜树碱纯品。
【化学成分】喜树果中含有喜树碱、羟基喜树碱、去氧喜树碱、喜树次碱,还含有桦皮酸和喜果苷等成分。此外,还从喜树果中分离得到11-羟基喜树碱、10-甲氧基喜树碱、脱落酸、丁香脂素和β-谷甾醇,其中11-羟基喜树碱和10-甲氧基喜树碱为新的生物碱。喜树的根、茎干、皮、叶和果实均含有喜树碱,具有抗癌作用。
【使用禁忌】内服时不宜过量使用。
【配伍药方】
1. 调理胃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将喜树果研末,每日1次,每次6克。(《辨证施治》)
2. 调理白血病:将喜树果30克,仙鹤草、鹿衔草、岩株、银花、凤尾草各30克,甘草9克,煎汁代茶饮。(《本草骈比》)
请注意,中药的使用应在医生或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