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应试技巧
每天一练习《传统医学确有专长》(七十五)
发布时间:2023-06-15 15:36:58点击:47次
《传统医学确有专长》每天一练,赶紧学起来!
1、保和丸调理胃痛的证候是:
A.寒邪客胃证
B.饮食伤胃证
C.脾胃湿热证
D.瘀血停胃证
E.胃阴不足证
答案与解析:B。保和丸为消食的常用方,调理胃痛之饮食伤胃者。胃痛脾胃湿热证用清中汤;瘀血停胃证用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不足证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2、患者,男,26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调理应首选:
A.藿朴夏苓汤
B.理中汤
C.小建中汤
D.黄芪建中汤
E.良附丸
答案与解析:E。患者以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为主症,伴见有实寒证表现,当辨为寒邪客胃证,选用良附丸调理。
3、胃痛暴作,畏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其治法是:
A.健脾化湿
B.温中健脾
C.温中补肾
D.散寒止痛
E.散寒除湿
答案与解析:D。患者以胃痛暴作,畏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为主症,伴见有实寒证表现,当辨为胃痛寒邪客胃证,治当散寒止痛。
4、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其治法是:
A.健脾化湿
B.温中健脾
C.温中补肾
D.散寒止痛
E.散寒除湿
答案与解析:B。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为主症,伴见有脾阳虚表现,当辨为胃痛脾胃虚寒证,治当温中健脾。
5、患者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舌苔白厚腻,脉沉滑。调理应首选:
A.保和丸
B.泻心汤
C.二陈平胃汤
D.越鞠丸
E.补中益气汤
答案与解析:C.患者以胃脘痞塞不舒,胸膈满闷为主症,伴有痰饮内停表现,辨之为痞满痰饮内停,治当首选二陈平胃汤。
6、患者胸膈满闷,痞塞不舒,身重头晕,目眩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其证候是:
A.胃阴不足证
B.脾胃虚弱证
C.肝胃不和证
D.痰湿中阻证
E.湿热阻胃证
答案与解析:D。患者症状有明显痞满表现,同时伴有身重头晕,舌苔白厚腻,脉沉滑等痰湿明显的症候,故选D。
7、痞满之湿热阻胃证调理应首选:
A.越鞠丸
B.枳术丸
C.泻心汤合连朴饮
D.保和丸
E.二陈平胃汤
答案与锵析:C。痞满之湿热阻胃证治当清热化湿,和胃消痞,首选泻心汤合连朴饮。
8、患者,男,45岁。胃脘痞满,灼热急迫,心中烦热,喜冷饮,身热汗出,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此当辨证为:
A.邪热内陷
B.饮食停滞
C.脾胃虚弱
D.肝郁气滞
E.痰湿内阻
答案与解析:A。患者以胃脘痞满,灼热急迫为主症,伴见有实热证表现,当辨之为痞满邪热内陷证。
9、患者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多因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其诊断是:
A.胃痛
B.鼓胀
C.痞满
D.胸痹
E.结胸
答案与解析:C.患者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为主症,当辨之为痞满。
10、患者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暖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是:
A.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B.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C.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D.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E.健脾祛湿,理气除胀
答案与解析:B。患者以脘腹痞闷,嘈杂为主症,伴有胃阴虚表现,当辨之为痞满胃阴不足,治当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和阅读
以上就是中域师承小编整理的“《传统医学确有专长》每天一练,赶紧学起来”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师承方面的事宜,敬请关注中域师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