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应试技巧
中医专长辨证40句+必背口诀,医考干货解析
发布时间:2023-07-09 11:03:45点击:67次
中医专长辨证是中医学习和医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医临床中,通过辨证施治可以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下面是中医专长辨证的40句口诀,以及一些必背的口诀,为医学考试提供了宝贵的干货。
1. 湿痰特点是:"痰多色白滑"
2. 寒痰特点是:"痰白而清稀"
3. 疹的特点是:"高出于皮肤,摸之不碍手"
4. 斑的特点是:"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
5. 湿疹的病机是:"风湿热留于肌肤"
6. 缠腰火丹的病机是:"肝火妄动,湿热熏蒸皮肤"
7. 隐疹的病机是:"营血虚,风中经络"
8. 小儿指纹紫为:"内热"
9. 小儿指纹色淡为:"虚证"
10. 热扰心神则见:"谵语"
11. 心气大伤,精神散乱则见:"郑语"
12. 太息表明:"肝气郁结"
13. 呃逆表明:"胃气上逆"
14. 实热证则:"咳吐粘痰黄水"
15. 虚寒证则:"咳吐清水痰涎"
16. 胃阴虚则:"干呕"
17. 食滞则:"呕吐酸腐"
18.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为:"喘"
19. 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者为:"短气"
20. 喘息气粗,声高息涌为:"实喘"
21. 咳嗽胸闷,纳呆,泛恶,头晕目眩,苔腻脉滑者为:"痰饮"
22. 湿温特点是:"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23. 阳明实热特点是:"日晡热甚,汗出大便干结"
24. 阴虚火旺则:"午后低热"
25. 湿热交阻则:"身热不扬"
26. 阳虚可致:"自汗"
27. 阴虚可致:"盗汗"
28. 里热亢盛则:"蒸蒸汗出"
29. 气血运行不周则:"半身汗出"
30. 头顶痛属:"厥阴经"
31. 前额痛属:"阳明经"
32. 有形实邪闭阻气机为:"绞痛"
33. 湿邪困遏气机为:"重痛"
34. 真心痛的诊断依据是:"胸痛持续不解,面色青灰"
35. 肺痈的诊断依据是:"胸痛而咳吐脓血"
36. 肺痈为:"胸痛、身热、咳吐脓血腥臭痰"
37. 肺阴虚为:"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
38. 肝火炽盛可致:"胁肋灼痛,面红目赤"
39. 肝气郁结可致:"胁胀痛,太息易怒"
40. 胃脘冷痛多因:"寒邪犯胃"
以上40句中医专长辨证口诀,是中医学习和医学考试备考的重要参考内容。掌握这些口诀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辨证方法,准确诊断疾病,制定合理的调理方案。
中医学习是一门系统的学问,其中的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想要深入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掌握这些中医专长辨证口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需要通过反复背诵和实际运用,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己的辨证能力。
在医学考试中,辨证施治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通过掌握这些中医专长辨证口诀,可以在考试中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提高自己的得分能力。
综上所述,中医专长辨证口诀是中医学习和医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口诀,可以提升自己的中医辨证能力,为临床实践和医学考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