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应试技巧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考核知识点:《中医诊断学病性辨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的鉴别要点
发布时间:2023-08-26 14:46:12点击:21次

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三种不同类型的证候,它们分别代表了肝脏在病理状态下的不同表现。下面对你提供的关于这三种证候的内容进行一些总结和解释:
1. 肝郁气滞证:
- 特点:主要表现为情志不畅,导致肝脏气机郁滞不畅,气滞血瘀。
- 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胁肋疼痛、胁肋胀满、窜痛等。
- 脉象:脉弦是肝郁气滞证的常见脉象。
- 性质:这是一种气滞血瘀的实证,没有明显的热象。
2. 肝火炽盛证:
- 特点:这是肝脏的火热过盛的实证,常常由于情志不和而导致肝火上升。
- 症状: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胁肋灼痛等。
- 脉象:脉数、脉弦数均可见于肝火炽盛证。
- 性质:这是一种实热证,热象表现明显。
3. 肝阳上亢证:
- 特点:这是肝阳过盛,耗损阴液,导致上盛下虚的虚实夹杂证候。
- 症状:主要症状包括眩晕、面赤、烦躁、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
- 脉象:脉数、脉弦数都可能出现在肝阳上亢证中。
- 性质:这是一种虚实夹杂的证候,阳虚阴亢。
总体来说,这三种证候都涉及到肝脏的不同病理变化,但其体现的症状、脉象和性质各有不同。对于中医师承专长考试的备考,了解这些考点知识点将有助于考生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学中的病性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