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当前位置:主页 > -> 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应试技巧
传统师承考试技能模试题-月经过少的问诊
发布时间:2023-05-24 15:05:16点击:35次
月经过少的诊断问诊主要在于月经量的明显减少,或带经期缩短,或点滴即净,且月经周期正常者。同时应询问是否伴见恶心欲吐、择食、厌油腻、困倦等,是否伴见月经后错、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以与激经、胎漏相鉴别。
本病的辨证问诊在于了解月经的色、质以及有无全身症状。月经色淡者多屈血虚或痰湿,色淡暗者多属肾虚,色深红者多属阴虚血燥,色暗者多屈寒湿或血瘀。月经清稀者多屈肾虚或血虚;质粘稠者多属阴虚血燥;质粘稠,夹有粘液者多屈痰湿,夹有血块者多属寒湿或血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可以将月经过少分为不同的分型进行问诊和调理。
1. 肾虚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少,或点滴即净,色淡暗,质稀。伴有初潮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欲淡漠、小便频数、大便溏。
调理原则是滋补肝肾,养血益冲。常用方剂是归肾丸加味,如遇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等症状,可以加鹿角霜、肉桂以补肾温阳。
2. 血虚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或点滴即无,色淡,质稀。伴有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小腹绵绵作痛。
调理原则是补气养血,益冲调经。常用方剂是入参滋血汤加味,如出现烦热口干、大便燥结等症状,可以加生首乌、元参以养血、清热、润燥。
3. 阴虚血燥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少,或经行期短于3天,色深红,质粘稠。伴有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便结。
调理原则是滋阴润燥,养血调经。常用方剂是一阴煎加味。
4. 血寒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经来涩少,色暗,质稀,夹有血块。伴有小腹冷痛,得热则舒,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调理原则是溢经散寒,调经。常用方剂是温经汤加减,如腰酸、带下多等症状,可以加紫石英、鹿角霜以补肾强腰,益冲止血。
5. 血瘀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经来量少,经行不畅,色紫暗,有血块。小腹胀满,或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
调理原则是活血化瘀,调经。常用方剂是通瘀煎加减,如腹痛甚者,可以加生蒲黄、生五灵脂以化瘀止痛。
6. 痰湿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经量过少,色淡,质粘,或夹有粘液。伴有形体肥胖、胸脘满闷、呕恶痰多、四肢重着,或肿胀,纳差乏力。
调理原则是化痰祛湿,养血调经。常用方剂是鹿角霜饮,如腰酸冷痛者,可以加仙茅、川断以补肾、强腰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