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 18005425578
中医师承专长考试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18005425578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华润大厦B座1702室


每天一练习《传统医学确有专长》(四十八)

1、在外感咳嗽中,病程缠绵,久则导致肺阴亏耗的是:A.风寒B.风热C.暑湿D.风燥E.风湿答案与解析:D。风燥之邪虽有温凉之分,但仍以燥邪化热者居多。燥热袭肺,最易灼伤肺阴,尤其燥热延久,病程缠绵时,肺阴.. (2023-06-10)

每天一练习《传统医学确有专长》(四十七)

1、下列哪项不是阴水证的临床表现:A.水肿先从下肢肿起B.下半身肿痛C.腰酸肢冷D.水肿皮薄光亮E.起病缓,病程长答案与解析:D。阴水以发病缓,来势徐,水肿起于足,腰以下肿甚者为主。腰酸肢冷为肾虚水肿的表.. (2023-06-10)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泻下剂-温下剂(温脾汤)

温脾汤是一种温下剂,方剂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以下是对该方剂的详细介绍:【组成】大黄五两,当归三两,干姜三两,附子二两,人参二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用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用量按原方比例..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泻下剂-寒下剂(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汤是一种寒下剂,方剂来源于《金匮要略》。以下是对该方剂的详细介绍:【组成】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用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用】该..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泻下剂-寒下剂(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是一种寒下剂,方剂来源于《伤寒论》。以下是对该方剂的详细介绍:【组成】大黄(经酒洗)适量,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用法】将厚朴、枳实先煎,后加入经酒洗过的大黄和芒硝,煎煮后溶服。【..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泻下剂概述

泻下剂是中医方剂中一类以泻下药为主要成分的方剂,其作用是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用于调理里实证。泻下剂属于中医调理中的"八法"之一,即"下法"。泻下剂主要适用于里实证的病..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扶正解表剂(败毒散)

败毒散是收录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方剂,属于扶正解表剂的范畴。败毒散的组成包括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药材的用量均为三十两。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研磨成粗末,每..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辛凉解表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伤寒论》中的一方剂,属于辛凉解表剂的范畴。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成包括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炒熟),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用水煎煮后服用,用量可以根据需要酌减..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桑菊饮)

桑菊饮是《温病条辨》中的一方剂,属于辛凉解表剂的范畴。桑菊饮的组成包括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苦桔梗二钱,生甘草八分,芦根二钱。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用水煎煮后温服。桑..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辛凉解表剂(银翘散)

银翘散是《温病条辨》中的一方剂,属于辛凉解表剂的范畴。银翘散的组成包括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牛蒡子六钱,竹叶四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生甘草五钱。使用方法可以是将药材杵碎成散..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辛温解表剂(止嗽散)

止嗽散是《医学心悟》中的一方剂,属于辛温解表剂的范畴。止嗽散的组成包括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甘草十二两,陈皮一斤。使用方法可以是将药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6-9克,用温开水或姜汤送服。也可..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辛温解表剂(小青龙汤)

中医《方剂学》中的辛温解表剂之一,是小青龙汤。它在《伤寒论》中被广泛应用。小青龙汤的组成包括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炙三两、桂枝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使用方法是水煎温服。..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辛温解表剂(桂枝汤)

中医中的《方剂学》中,桂枝汤属于解表剂的范畴,是一种辛温解表剂。它在《伤寒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应用。桂枝汤的组成包括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一两、生姜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现代用法是水煎服,温覆..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辛温解表剂(麻黄汤)

中医中的《方剂学》中,麻黄汤属于解表剂的范畴,是一种辛温解表剂。它在《伤寒论》中被广泛应用。麻黄汤的组成包括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甘草炙一两。用法是水煎服,温覆取微汗。麻黄汤的功用是发汗.. (2023-06-09)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解表剂概述

解表剂是中医方剂中用于调理表证(表层病证)的一类药物组合,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以下是解表剂的概述及应用注意事项: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解表剂适用于外邪侵袭人体的肌表层和肺卫,病势较轻,邪未深.. (2023-06-08)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常用剂型-膏剂的特点

膏剂是中医常用的剂型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内服膏剂和外用膏剂:膏剂可以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类型。-内服膏剂:内服膏剂包括流浸膏、浸膏和煎膏。它们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入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 (2023-06-08)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常用剂型-散剂的特点

散剂是中医常用的剂型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粉末状制剂:散剂是将药物粉碎并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的制剂。制作散剂相对简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药物组方和调配。2.吸收快速:散剂的粉末状使其易于溶解和吸收,因此.. (2023-06-08)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常用剂型-丸剂的特点

丸剂是中医常用的剂型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固体剂型: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并加入适宜的赋型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丸剂通常具有较长的保质期,便于患者携带和储存。2.吸收较慢,药效持久:相比.. (2023-06-08)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常用剂型-汤剂的特点

汤剂是中医临床最传统和常用的剂型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加水或酒浸泡煎煮:汤剂是通过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煎煮一定时间制成的。这样可以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以便发挥药效。2.内服或外用:汤.. (2023-06-08)

中医专长知识点《方剂学》:方剂的变化形式-剂型更换的变化

剂型是指方剂的给药形式,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浸剂、膏剂等多种形式。当同一方剂的剂型发生变化时,虽然药物和剂量完全相同,但会产生一些差异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药力大小的差异:不同剂型的方剂.. (2023-06-07)